羊毛黨,專指游走于互聯網平臺,以獲取各種優惠券、現金返利為職業的群體。互聯網金融、電商等平臺受其毒害最深。
“羊毛黨”是最難界定的一群詐騙黨。但他們專門利用大量的id帳號進行刷單套利,往往是薅倒一家公司的蛀蟲。
1 月 20 日凌晨,電商“網紅”拼多多被曝出現重大 Bug,用戶可以領取 100 元無門檻優惠券。一時間,無數羊毛黨蜂擁而上,狠狠“盤”了拼多多一把。
隨著事件發酵,網絡上流言四起,有傳言稱拼多多損失 200 億元。其實,并沒有如此夸張,拼多多官方曝光被盜取的優惠券價值數千萬元。
今早看到新聞,針對該事件,拼多多稱目前上海警方已以“網絡詐騙”的罪名立案并成立專案組,并依據“財產保全”的相關規定,對涉事訂單進行批量凍結。拼多多平臺正配合警方,對涉事訂單進行溯源追蹤,并最終依據警方的調查結果對相關訂單做出依法依規處理。
此次事件引發用戶的激烈討論,有人心疼拼多多,有人譴責羊毛黨,有人為沒占到便宜而眼紅,也有人質疑這是拼多多自導自演的一場營銷。
很多商家老板看到拼多多這個新聞都很害怕,活動都不敢做了,本來還想臨近春節做一波大活動,做完回家高高興興過春節,不過呢,現在不用怕了,今天啟寶就給大家來普及下,什么是羊毛黨,又該怎么預防羊毛黨!!
“薅羊毛黨”定義
薅羊毛,也就是拔羊毛。這個詞的衍生含義一般認為起源于趙本山99年春晚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面的白云為了給老板織毛衣,利用工作之便拔羊毛織毛線,她這一行為被說成是“薅社會主義羊毛,挖社會主義墻角”,簡單點說就是:占國家和人民的小便宜。
百度百科將這個詞分成了兩個詞進行解釋,一個是“薅羊毛”,一個是“羊毛黨”,解釋其實都差不多,就是說有這么一群人,利用互聯網平臺的一些優惠活動的漏洞,然后去占便宜,而這種人在金融領域最多。其實,我覺得薅羊毛黨人的出沒,并不僅僅是優惠活動,而是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哪里有便宜可占,哪里就有“薅羊毛黨”的身影。
常見的“薅羊毛”分類
互聯網平臺薅羊毛黨活躍,甚至已經發展出各種“薅羊毛”產業,總結起來,現在的“薅羊毛黨”大概可以分為以下種類:
刷單族:利用刷單或刷號的軟件,或者收集很多的用戶信息,針對某一平臺、某一活動進行刷單刷票刷量等的工作,從而刷取贏得平臺利益的機會。
任務族:完成平臺發布的指定任務獲取相應的利益。這些任務可能是注冊、完成問卷、綁定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獲取型,薅羊毛黨都只把這些任務當成一個獲得利益的渠道。
黃牛族:黃牛也是薅羊毛族群中的一員,而且羊過拔毛,黃牛黨利用信息獲取的及時性、設備的領先性以及團體合作的力量,通常會對一些有明顯熱度的產品進行壟斷,進而再以高價轉手獲取利益。
黑客族:黑客通常是利用平臺安全的漏洞,直接攻克產品或平臺的防護機制,進而套取大量的利益,甚至將羊毛薅光。比如經常有積分商城被黑客攻擊,將一些直充型的產品兌光,套走利益后走人。也有黑客以數據為攻克目標,賣數據為獲利方式。
漏研族:專門研究各個互聯網平臺發布的優惠活動中間存在的漏洞,進而通過破解手段去得到相應的利益。比如共享單車的紅包網上也有專門的如何足不出戶破解的方案,薅羊毛族通過這些破繹方式也能夠獲益匪淺。
據說,現在的薅羊毛黨,有的有手機數10部,各個平臺賬號上百個,月收入少的幾百塊,多的甚至達到上萬元不等。也難怪現在的平臺管理者和運營人員有時候提“羊毛”變色了。
“羊毛黨”都是怎么玩的
張三是個做童裝的小電商,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到網店,推出了20元折扣券,凡是第一次購物的用戶能夠直接扣減。
撈偏門人員得知后會將這些折扣券搶走,然后再折價賣出去。一張20的券也許就賣幾毛甚至幾分錢,但是幾千幾萬張折扣券積累下來也是不小的數字。這就是薅羊毛。
薅羊毛是根據互聯網的營銷活動、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高額獎勵、高收益的一種方式。
羊毛黨們對搜集各大網貸、電子商城、銀行、實體店等各渠道的優惠促銷活動、免費業務之類的信息,通過各種手段搶走這些優惠,然后以相對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物質上的實惠。
隨著互聯網市場進入用戶存量博弈時代,加強用戶挖掘,提升用戶體驗尤其關鍵。針對用戶的營銷、促銷活動會越來越頻繁,這不僅將運營崗位提升到更重要位置,也讓羊毛黨有了更多賺錢的機會。
比較低端的“羊毛黨”一般是手動“人肉薅羊毛”,“羊毛黨”吧甚至每天都有人分享各個平臺的薅羊毛信息,組織者被稱為“羊頭”,在社交平臺招募“兄弟”,針對促銷騙取收益。
高級“羊毛黨”會大量養卡。動態IP地址、海外服務器以及批量身份證、手機號碼是其中的關鍵要素。購買所謂的“貓池”和“卡池”,一套可養500張卡的成套設備,市場價格大概在一萬左右。一般卡商手里都會有十幾套卡池。租用連上電腦裝上相應軟件后,就能批量注冊互聯網金融、電商O2O平臺,薅取其中的返利套現。
對于營銷來說,辛辛苦苦策劃并發布一個活動,卻意外的招來一大批非目標用戶,或者明明也是教育良久的目標用戶偏偏不按著正常規則套路走,就是要薅平臺或產品的“社會主義羊毛”,帶來的結果是利益損失、用戶有效性下降、用戶留存率受損、正常用戶權益無法保障等多重悲劇。面對這些猖獗的“薅羊毛黨”,真真是讓人一個頭兩個大。
為什么“薅羊毛黨”有人愛有人恨
雖然總是忙著占便宜,但薅羊毛黨也不算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相反,目前的“薅羊毛黨”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團隊作業,甚至有專門的薅羊毛微信群、薅羊毛網站、薅羊毛APP等產品的出現,關鍵除了薅羊毛黨隊伍龐大之外,還是因為他們所薅的“羊”們有的恨他們,但也有些對他們并不討厭甚至默許和喜歡他們的存在:
初建平臺喜歡薅羊毛黨:本來只有小貓三兩只,這下好歹有點人氣,能夠擴散點影響力,被薅羊毛黨占點小便宜總比去電視臺或者戶外一砸好幾百萬的廣告省錢省力點。
融資平臺喜歡薅羊毛黨:為了數據好看,向投資人展示,也給市場注一點興奮劑,才不管你是不是在薅投資人的羊毛呢,甚至還要主動去影響更多的薅羊毛的人來玩,因為只有這樣用戶量活躍量的數據才更高啊。
小品牌小產品喜歡薅羊毛黨:都愿意玩免費策略、倒貼策略只想著多一點關注度和影響力了,才不在乎你來的到底是阿貓還是阿狗呢。
但是有很多企業還是拿“薅羊毛黨”很頭大,主要是基于羊毛黨的存在容易導致以下“五失”:
運營成本失控:本來打算好預計1000人參加運營成本一人20,也就20000塊,結果前仆后繼的薅羊毛黨組團過來,10000個就成了20萬,分分鐘運營成本翻倍。
數據樣本失真:我給做調研的用戶送2元紅包,薅羊毛黨一擁而上信手填答案,完全沖著紅包而來,調研獲得的數據真實性難以取證。
數據有效性失常:原本平臺有自己的精準用戶類型,比如經營參考平臺的用戶希望是老板,一直也靠內容把用戶控制在精準范圍內,結果被薅羊毛黨一突襲,平臺用戶瞬間魚龍混雜,有效用戶難以判斷。
運營公正性失信:本來想給平臺粉絲來場公平公正的活動的,誰知道薅羊毛黨組團刷單,排名靠前的全部是羊毛族,讓其他按規則參與的用戶只能暗自神傷。
平臺發展失衡:一哄而上,皆為利來;一哄而散,皆為利往。薅羊毛族對于平臺沒有粘性,更不用提忠誠度,別的平臺有利益就逐利而去,結果平臺時而高峰時而低谷,用戶留存率難以保障,平臺發展整體失衡。
啟寶也是見過幾次“羊毛黨”攻擊的,幾乎前面的“五失”都經歷過,也正是有過慘痛的教訓,在這些教訓中也總結出了一些應對“薅羊毛黨”的經驗,也許不算成熟,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帶給有同樣困擾的朋友一些啟示吧!
薅羊毛黨的出沒與活動制定的一定利益規則總是息息相關。所以在進行規則制定期,就一定要有風險意識,充分考慮到如果存在薅羊毛黨,事情會如何發展:
設置利益獲取上限:比如對于一些返現返利的活動,需要考慮到一個正常的人最高能夠完成的量的多少,并且設置上限,從而避免刷單造成的大量損失。比如推薦用戶得紅包,一個正常的人我們可能認為一天推薦的新朋友不會超過100個,那么就應該將上限設置在100,而不是上不封頂。
設置防范風險提示:比如對于抽獎投票等活動,在規定制定期就應該提出,如果有人通過刷單刷票等形式違規操作,平臺有權取消其參與資格或相應獎勵。以避免在后期發現刷單刷票后卻只能放任不管。
提高參與門檻:比如對于調研投票有禮活動,在用戶參與前有適當的篩別目標用戶的題目,符合條件者才能夠進一步參加,而不是所有用戶一視同仁隨意填寫均可得到。
避免直接利益:通常情況下,紅包和話費等用戶直接即可獲得并帶走的利益是薅羊毛黨的最愛,而對于優惠券或者實物獎勵,前者涉及到購物使用,后者通常需要填寫個人的收貨信息同時還有運營中的統計分析時間,薅羊毛黨的出沒會相對少一點。
密切跟蹤數據:為什么說營銷運營者要對數據極其敏感,是因為一個對數據敏感的運營,能夠從數據發展的趨勢第一時間現異常,比如突然猛增的用戶量,又或者突然密集起來的參與數等等,在驚喜于有效性時,也必須要對其正常性做辨別與區分。
對付“薅羊毛黨”:輕則引導,重則嚴懲
不過即使我們做了防范,很傷感的是,有利益就有羊毛黨,我們永遠無法預料在哪一刻我們的一時疏漏就成就了“薅羊毛黨”的狂歡。
我的建議是對于那些小打小鬧的利益獲取者,我們不妨就把他當成一個正常的推廣帶來的粉絲用戶,盡量吸引他留在平臺,最終轉化為真正的平臺用戶。而對于那些通過鉆平臺漏洞,給平臺帶來極大負面效果或影響的羊毛黨,該取消參與資格參與獎勵的,就立即取消;該報警跟蹤反查的,立即報警交由公安機關進行查處。
浙江省軟件協會 | 雙軟認定企業 | 軟件企業編號:浙RQ-2016-0157 | 增值業務電信許可證:浙B2-20110469
杭州市余杭區利爾達產業園1幢7樓
? 2008-2025 版權所有 杭州啟博科技有限公司
電話咨詢
免費試用
預約演示
獲取方案
2022 春耕計劃 好禮相送免費體驗 火爆全網的小程序
社群團購 + 新零售方案 + 跨境電商分銷 + 視頻號分銷方案 + 私有化企業定制方案,更多專業方案免費獲取……
電話咨詢:139-0650-1422